QQ在線客服

當前位置:首頁> 資訊> 互聯(lián)網絡

從周鴻祎經歷看孩子成長黃金法則

2016-03-01 13:56 來源: 全民連連看 編輯: 佚名 瀏覽(1033)人   

  從周鴻祎經歷看孩子成長黃金法則。

  你有沒有一個不服管的孩子?也許常和同學打架,也許逃課,也許還捉弄嚇唬女同學。對于這樣的孩子,許多家長非常頭疼,甚至擔心孩子將就此墮落下去,不會成才。

  但是,孩子逃課、打架,是不是真的就沒救了?面對頑皮淘氣的孩子,該怎么教育才能使他們“浪子回頭”?也許不需要,最新一期央視二套《遇見大咖》節(jié)目中,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,也曾經是一名愛打架、逃課、拿蛇嚇暈女同學的孩子。

周鴻祎 惡作劇

  我們可以從他的經歷來看看,如果我們的孩子也一樣不安分,該如何教育。

  容忍那些“不太正?!钡暮⒆?/strong>

  通常我們都會覺得,一個老是愛打架的孩子一定不是好孩子。這樣的孩子,一定自控力很差,學習肯定也不好,難以成才。事實上未必如此,有一項研究,它對大學生的三十多項品質進行了統(tǒng)計,發(fā)現(xiàn)其中絕大多數對學習成績沒有影響。有的人外向,有的人內向,有的人幽默,有的人嚴肅,這些人的學習好壞純屬偶然。

  而青少年時代,孩子們仍屬于青春歲月懵懂時期,或多或少都希望與眾不同彰顯個性。荷爾蒙一旦爆發(fā),爭斗不可避免。事實上,真正能影響成績的,只有一個:自控。所以有的學生成績好,是因為他能管住自己,什么時候學習、什么時候上課、什么時候做作業(yè)。

  而自控則需要意志力,然而實驗證明,意志力其實是一種生理機能,就好像人的肌肉一樣每次使用都需要消耗能量,而且用多了會疲憊。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,你用在這里就沒法用在那里。

  所以當在某些方面上投入過多意志力,在其他方面的意志力就被削弱,自控能力就會比較差,比如有的學習成績優(yōu)異的孩子會不善于社交、有的不善于運動,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則極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拔尖的特長。

  以周鴻祎為例,高中時期的周鴻祎已經會用電腦編程,但語文和英語成績就一般。上了大學之后,周鴻祎沉迷于計算機技術、創(chuàng)業(yè),但與此同時,他卻逃課、找人代寫作業(yè)這些方面,就是因為更多的把自控、意志力應該放在創(chuàng)業(yè)等事情上了。

  也許,就是看到了周鴻祎的這種意志力偏向導致的“不太正?!?,周鴻祎的大學導師李懷祖教授對周鴻祎一直保持寬容心態(tài),即便周鴻祎沒有給導師干活、逃課回老家創(chuàng)業(yè),最后李懷祖教授也讓周鴻祎順利畢業(yè)。

  周鴻祎在節(jié)目中也講到,如今的社會,培養(yǎng)了很多正常的學生,但要創(chuàng)新,要容忍很多不正常的人。

  興趣,決定發(fā)展空間

  那些“不太正常”的孩子,通常都會有自己的興趣與關注點。學習一個技能的初期,智商可能是決定性因素。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,興趣的作用可能越來越大了,因為興趣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誰能堅持下來。

  所以,對于這樣的孩子,要能夠正確進行引導,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  周鴻祎的高中班主任對待淘氣的周鴻祎一直很寬容,沒有批評,而是進行引導教育。知道周鴻祎熱愛計算機,便就勢引導,這也決定了周鴻祎的未來。

  高中時開始接觸計算機,周鴻祎對電腦愛不釋手,但他并不是拿電腦玩游戲,事實上,高中時的周鴻祎已經會用Basic語言編程了。所以,雖然很多人覺得學計算機語言不容易,但周鴻祎學的特別快,還幫老師編程課程表的程序。由于興趣很高,所以高中時段,周鴻祎花了大量的時間在計算機上。

  但也因此,周鴻祎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,這對周鴻祎以后的成長影響巨大。比如,高考之前,周鴻祎拒絕了多所知名大學的保送機會,就因為這些學校提供的是非計算機專業(yè)機會,直到西安交大出現(xiàn)。

  名校提供的保送機會對許多學生會是一種激勵與刺激,即便是自己不喜歡的專業(yè),也會有學生愿意為此屈從。但這種刺激只會是短期作用,不可持續(xù)。也許可以堅持一兩年甚至大學畢業(yè),但他們一定無法成為行業(yè)的佼佼者。

  而周鴻祎之所以能夠在計算機領域、互聯(lián)網領域獲得備受關注的成績,這與他高中時鎖定了個人興趣不無關系。而這背后,家長的支持與老師的引導,應該說有很大的幫助。

  天賦來源于專注與堅持

  沒有興趣,任何人對事物都難以有持久的關注,更別提深入的了解與學習。但僅有興趣,如果不能專注,不堅持,朝秦暮楚,也難以獲得成功。我們總愛把別人的成功定義為別人擁有異于常人的天賦,但我們往往看不到天賦背后的專注與堅持。

  周鴻祎對計算機、對編程、對產品都有超乎常人的興趣,也許有人會覺得編程枯燥無味,但對于感興趣的他來說卻樂此不疲。高中期間,他常常把別人舊報紙上的程序范例修改一下,輸入到電腦里做實驗。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員,你能不能在電腦前堅守十幾個小時只為解決一個問題?據周鴻祎透露,自己編程的時候,除了吃飯喝水,可以十個小時一動不動。即便別人在邊上玩游戲、看電影,他也可以完全無視。

  普通人與成功者的區(qū)別往往都會在這種日常的堅持與專注上,一萬小時定律里說,成為頂尖高手的確需要長時間的訓練,每天練3小時,完成一萬小時需要十年時間,但這是達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。

  后來周鴻祎成為產品經理也一樣,興趣讓他時時刻刻保持產品經理的思維,專注于用互聯(lián)網產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

  節(jié)目中有個片段,在某次大會上,臺上一位美國專家在做演講,聆聽間隙,周鴻祎在自己的講稿上寫下了幾個字:“同聲傳譯APP”。周鴻祎表示,由于同聲傳譯設備價格比較貴,所以現(xiàn)場往往沒辦法給所有人都發(fā)一個,因此他就想,如果做一個APP,每人裝個,用手機來做同聲傳譯就可以解決了。

  這是周鴻祎作為產品經理的典型表現(xiàn),當時記者問他是不是生活已經完全互聯(lián)網化了,周鴻祎認為這跟互聯(lián)網沒有關系,他認為這是做產品的思路,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,都會去思考,能不能改善、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,怎么樣把生活變得更方便。

  跳出舒適區(qū),時刻保持不滿意

  如果有了興趣和堅持,也許就會有不少人會小有所成,比如進入一家不錯的公司有一份薪水不菲的工作,或者自己創(chuàng)建了一家公司成為一個成功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。

  但有很多人往往容易就此止步,滿足于現(xiàn)狀,開始享受生活。當然,這是有原因的。

 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(qū)域。最內的一層是舒適區(qū),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;最外一層是恐慌區(qū),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。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(qū)。

  當人們已經學會了某個東西,對一些事情駕輕就熟時,其實應該轉入下一個困難點。但往往有許多人就會一味沉迷于自己的舒適區(qū),不愿意進入新的學習區(qū),就會阻礙他對新技能的學習,他也就可能逐漸喪失競爭力。

  周鴻祎在節(jié)目中說,自己有時候“有點控制不住憤怒”,對團隊不好的表現(xiàn)會展示出憤怒,有時候會“讓團隊不知所措”。周鴻祎的這種憤怒,恰恰是因為他“恐懼”舒適區(qū),因此他對自己和團隊,永遠處于不滿意的狀態(tài)。所以周鴻祎說,他常對產品永遠不滿意、對市場宣傳永遠不滿意,甚至對文案也是永遠不滿意。

  這種不滿意也促使他不斷學習不斷思考,對于普通人也一樣,可能周鴻祎這種時刻不滿意是在大的公司發(fā)展上面,但對應在普通人身上,可能就是對知識和技能的不滿意,所以不斷跳出舒適區(qū),進入學習區(qū),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與技能,進而成為一群人之中的佼佼者。

  結語

 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(huán)境不一樣,會影響孩子的性格、興趣,也許這個是不可左右的。但找到孩子真正感興趣的,或者引導孩子找到感興趣的,并堅持到底,這是家長可以做的。


【版權與免責聲明】如發(fā)現(xiàn)內容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?zhí)峁┫嚓P信息發(fā)郵件至 kefu@2898.com ,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。 本站內容除了2898站長資源平臺( stoptheftofyouridentity.com )原創(chuàng)外,其它均為網友轉載內容,涉及言論、版權與本站無關。